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育人实效,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于2025年9月16日下午在图文中心四楼办公室召开本学期第二次教研工作例会。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讨论交流,院长刘宇赤、副院长杨凯分别参加。
一、明确教学重点,强化责任担当
刘宇赤院长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提出四点明确要求:一是严肃对待课程安排,要求各教研室严格落实教学计划,确保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深度契合;二是精心打磨第一堂课,强调首课是师生建立信任、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需结合专业特点与学生需求设计教学环节;三是创新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多引用身边案例,将社会热点、校园实践融入课堂,增强理论教学的亲和力与说服力;四是构建全员育人格局,要求全院教师协同发力,言传身教,推动“立德树人”养成教育责任在全校范围内落地生根。
二、聚焦教学实践,共话育人心得
在教师交流环节,24级已授课教师代表分享了首堂课教学的实践经验与反思。教师们结合课程特点,围绕课堂互动设计、学情分析、教学资源整合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杨凯副院长对教师们的探索给予肯定,并强调课程教学需紧扣“培根铸魂”目标,既要讲清理论逻辑,更要回应学生关切,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三、分组研讨深化改革,协同推进内涵建设
会议期间,各教研室围绕思政课与公共课教学改革分组展开专项研讨。在思政课教研室,教师们聚焦“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穿教学全过程”,就专题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行优化设计;公共课教研室则针对课程思政融入路径展开讨论,提出通过跨学科案例库建设、校企合作实践等方式,实现通识教育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刘宇赤院长在参与讨论时强调,思政课与公共课需形成育人合力,共同构建“大思政”格局,让立德树人成效真正可量化、可感知。